缘起
项目所在地二道白河镇,地处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-长白山脚下。这里既是进入长白山北坡的门户,现在也成为人类城市发展与自然交锋的前沿。场地自身就是城镇扩张边缘的一个典型样本,一条城市与自然对抗产生的清晰界线,从用地中生硬切过。界线一侧是原生态的森林河谷,另一侧则是城市发展留下的巨大伤疤—一个关闭的民俗游乐园的废弃场地。荒芜一片,堆满建筑垃圾。
原地建筑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实践,探寻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的方法,以及城市与自然之间边界状态的不同可能性。
生长的风景
基于对大自然的尊重与敬畏之心,以及对二道白河镇上主流建设方式的逆反,原地建筑确立了一个反向的目标-首先让森林生态恢复被城市发展破坏之前的完整状态,让城市建设用地回归自然森林属性。
设计团队深入现场仔细勘测调研,查寻整个河谷森林生态体系的脉络。对场地内每棵原生树木、露出地表的块石,逐一进行测量标记。对被民俗园建设破坏的部分进行生态修复,清除建筑垃圾,因循脉络恢复地形和雨水通路、疏通填塞的自然河沟、孕育植被种群,促进整个场地的生态再次发育,使被割裂出来的荒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,并引导广袤的原始河谷森林突破城市造就的壁垒,向城市内部方向延伸生长。
在风景中生长
建筑如同在自然起伏的坡地上轻轻放置一组吸纳光与风景的采集器。除以少量局部轻触土地,每个建筑体量都轻盈漂浮于地面或河流之上,将对大地的惊扰减到最少。没有预设的固定形状,它们只是小心翼翼宛转避开每棵原生的树木,沿着树林的间隙,各自向着阳光、风景自由生长。客厅朝向山峦高扬,餐厅突挑于林间,卧室俯瞰溪流,伸出的每个空间角落都是去独自感受自然的一处寂静窗口。内部无阻隔的流动空间设计,如同三维连通管道,把寻常居住活动,变成了不同方向景观自然之间的游走穿行,顾盼之时,森林、河流、山脉,又或天空中洒下的阳光,交错眼前,不知不觉间光移景异,四季流转。
据说这一带河谷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稀有鸟类-中华秋沙鸭的繁殖地之一。在悬浮建筑之下的连续土地上,光、风、雨水自由穿过,植物蔓延生长,野生小动物自如穿行迁徙,秋沙鸭也可获得更多的安全遮蔽,成为它们繁衍的乐园。